撰文 / Jiro 攝影 / 陳淙塏、Jiro |
引言
如果說Ricohflex是在前期以Riochflex VII得天下的豐臣秀吉、後期的Yashica勁敵相繼凋零而得勝的德川家康,那Minolta就是一直保有野心的天下副將軍-伊達政宗了。
鏡頭簡介
1937年時,千代田光学精工製就已經製造出日本第一台雙眼相機-Minoltaflex I。
鏡頭是由Pentax的前身Asahi Kōgaku 所生產的Promar
Anastigmat F3.5/ 75mm。1954年之後就才開始使用自家生產的 Chiyoko Rokkor F3.5 / 75 mm。
機型簡介
一開始Minolta
原本是以Rolleicord為藍圖製造出旋鈕過片Minoltaflex,接著才在1939年研發出曲柄過片的Minolta Automat。
1953年時,Minolta名器Autocord初登場,將裝片方式設計成由上至下穿片方式,據說這樣會使底片再到成像面時,會呈現一個全平整面;不像其他的下到上穿片式,會彎曲90度才到成像面,有底片彎曲而影響成像的疑慮。
並將對焦機構改為機身下方柄對焦,這樣更利於單手就可以操作。鏡頭的部分還是Asahi Kogaku的Promar鏡頭,只是冠上了Chiyoko,鏡頭卡口還是以螺牙設計。
有趣的是當時Autocord同一型號卻有兩家公司Seikosha (1/500sec)及Citizen(1/300
sec)在供應快門組,但是定價卻是相近的。
1954年時,
Minolta AUTOMAT 系列開始使用自家Chiyoko Rokkor,並改為與Rollei 一樣的Bay I卡口,這時候鏡頭的設計部份的雛形已經形成。
1955年時,將AUTOMAT及AUTOCORD系列作統一成AUTOCORD系列,這時AUTOCORD才算是一個完整的設計。
1958年,
Minolta的第一台測光機種Autocord L登場。
1962年,AUTOCORD
I 配備著新的Rokkor鏡頭登場,並將背帶掛耳改為特製快拆式掛勾。這個設計可快速拆裝背帶,但是現在很多I及III型卻因原廠掛勾不見,找不到適用的背帶可使用。
1965年Minolta
CDS I 型登場。在之前的測光機種都是用晒電池,一旦老化,測光功能就沒用了。CDS是使用電池電力做測光,比較沒有老化的問題。可是除了ROLLEIFLEX F系列外這些測光機種,都是需要檢視追針的數值後,去調整光圈快門,相當不方便。同年年底CDSIII登場,而Autocord I型及III型差異是I型只可使用120底片,III型則是120、220通吃。
操作及機構介紹
1.機身正面
2.底片裝片設計為由上至下的裝片方式。
3.下方的推桿就是對焦軸;而機身左邊的快門鈕上有兩個紅點,疊在一起時,就可將快門鎖住。
4.機身右邊為自拍器裝置(情侶限定),先將下方撥鈕調至X位置,再將右方的紅鈕向下壓即為發條上弦。當按下快門時,便會倒數10秒後,快門才會擊發。
5.機身左邊為過片系統,過片桿上方為重曝裝置。過片桿的外圓為景深尺。
6.機身右邊及熱靴位置
7.對焦屏
8.光圈快門的顯示位置
9.Autocord很容易用單手就可以操控對焦,並擊發快門
配件
一般後期的AUTOCORD可以使用Rolleiflex共通的Bay I接口配件。
特別要介紹的是:Minolta 還出了一個很特別的配件Autopole,就是CPL。ROLLEIFLEX 也有出過,但是只能裝在下鏡頭,無法連動。
但是Minolta
推出的卻是一片可連動的裝置,如此一來就不用盲猜角度是否調整正確。
實拍
Rokkor鏡 為Tessar結構 4片3群設計,但是在二線性的表現上,卻比Tessar來得更加優異。發色呈現偏濃郁,有點德鏡的味道。
若今天我手邊沒有ROLLEIFLEX,我一定會選擇帶她出門。(Photo Credit:陳淙塏、Jiro Hsu)
後記
Minolta
Autocord對焦方式,不太容易被人所發現,這對許多喜歡街拍的雙眼玩家是很棒的設計。且發色濃郁,對Rolleiflex單價卻步的玩家,Minolta Autocord是一個很棒的選擇。
雖然Minolta
autocord 在介紹雙眼相機的TLR66網站的受歡迎排名也一直都是第一,但為何當時銷貨量卻不及Yeshica及Rioch呢?我想是因為定價的問題;就1954年的報價:一台Minoltaflex要價43500円,yashicaflex
S則為20000円,Ricohflex Vll則更只要8300円。
Minolta最後於1966年終止生產雙眼相機。
資料參考
-作者資訊-
Jiro,大家都叫他雞肉或祿萊隊長 雙眼相機中毒者
認為相機、鏡頭不用多,一台雙眼相機就足夠拍不到就留心中。
其實當初只是覺得雙眼相機很帥,才跳入這個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