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

[器材]戰前老兵不死 ─ Zeiss Ikon Ikonta 520/2

撰文、攝影 / Krantas

這台1930年製的6x9德國老蛇腹,是我姨父的爺爺的相機。

Zeiss Ikon於1926年由四間德國相機廠合併而成,當中兩間已經有自己的蛇腹相機產品:Contessa-Nettel有Cocarette系列,ICA則有Icarette系列。這兩者在1930年代初就逐漸消失,被1929年推出的新系列取代 ─ Ikonta。

Ikonta的第一個系列是520,當中分為A型(520,6x4.5)、B型(520/16,6x6)、C型(520/2,6x9)以及D型(520/15,116或616底片),此外還有520/14(129底片)和520/18(127底片,3x4,又稱Baby Ikonta)。Ikonta 520/2從1929年生產至1937年。根據Hartmut Thiele的書Fabrikationsbuch Photooptik Carl Zeiss Jena(記載了Carl Zeiss的鏡頭資料和序號,算是某種蔡司聖經),Ikonta 520/2的鏡頭應該產於1928年。書中提到Zeiss Ikon慣例上會在生產相機之前先做好鏡頭。

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

[實拍]一夜恩澤,兩鏡雙飛 ─ SONY A9 X Zeiss 35mm Biogon / Voigtlander 50mm Nokton

SONY A9
撰文、攝影 / Aston


A7R系主攻超高畫素與解像力的市場;
A7S系主攻高感光與錄影性能的市場;
A7系則在性能、體積以及價位間取得平衡。

A9則成為了SONY在無反市場的最後一塊拼圖 — 動態性能
挾著許多史塔克新科技諸如:
堆棧式感光元件(無黑屏拍攝、錄影無果凍效應)
20fps的連拍(1Dx2為14fps)

以我的使用經驗來說,旗艦無反在這方面的表現還是沒辦法跟DSLR旗艦(D5, 1Dx2等)抗衡的(不過價格也差上一大截就是)

而這個無反相機最大的致命傷是否在A9的推出而得到了解答?
又或者A9能否成為無反相機在動態性能上的標竿?

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

[器材]低調質感的隨身夥伴 ─ Konica Bigmini BM301

10310035-5
撰文、攝影 / 糾糾
對初入菲林的新手玩家來說,可以自動測光與對焦的傻瓜相機絕對是初嘗菲林攝影的絕佳選擇;對於菲林老手來說,傻瓜相機所擁有的輕便性與對焦速度是傳統底片單眼無法取代的,因此讓擁有較大光圈與較佳畫質的定焦傻瓜相機乘著這股熱潮,價位已經來到令人歎為觀止的高點。提到平價的定焦傻瓜相機,市面上較常見的有Olympus mju IIFujifilm Tiara IIPentax Espio Mini(現場監督體積略大,故不列出)。雖說是平價,但品項好一點的沒有個三、四千是買不到的。究竟有沒有一台能夠用$2,000左右預算就能入手的機種呢?

Konica Bigmini系列或許會是一個答案。 

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

[實拍]黑喵日本漫步 ─ Olympus Mju II

撰文、攝影 / 金魚荻

使用器材:Olympus Mju II
沖掃店家:金霏林

去年決定自己前往日本玩耍,基本上朋友們都是支持我的,不過就是擔心我不想回家跟迷路回不了家這兩個情況。在沖繩與大學好友們揮手撒唷那啦後,獨自坐著飛機前往大阪,展開我的關西之旅。

隨機推薦